发布时间:2025-10-15 17:54:33    次浏览
“提质增效”,既是今年全国“两会”的重要精神之一,也是山西适应新常态的必然要求。因此,山西把2015年确定为“项目提质增效年”,深入开展此项活动,不仅符合中央精神,而且切合我省实际。决策既出,重在落实。令人欣喜的是,晋中已经作出表率。4月7日,《山西日报》突出报道晋中“项目提质增效”,今年前两个月,晋中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4%,增幅全省第一,分别高于全国9.5个、全省15.3个百分点。更令人信服的是,这种投资增幅紧扣“提质增效”,是从抢抓108廊带区域一体化、太原晋中同城化、山西科创城建设等战略机遇中来,是从着眼于 “调整存量、做优增量”中来,已确定十大重点领域五大类重点工程786项,年度投资将达1060亿元。出口、投资、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面对金融运行偏紧,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突出,全省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晋中能有此作为,的确难能可贵。其经验做法,不仅理应得到褒奖,更值得总结推广。路在人走,事在人为。晋中“提质增效”有成,既因为快人一步,也在于平时修炼。去年,针对煤炭市场疲软,晋中率先改革,一举扭转煤炭销售颓势,创造佳绩。“晒权力清单”近期在全国刚起步,但这项改革在晋中已启动半年多。凡此种种,既是让政府放权,更是给企业松绑,换来的是发展环境的优化、外来投资的增多。还有,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黄金周,我省共接待游客近600万人次,仅晋中就占了约五分之一,平遥古城更是上榜“全国十大人气古镇”,且是我省惟一。而同样是著名景区,有些却人气不旺。山西发展旅游,虽然晋中具有一定优势,但还不至于“风光这边独好”。显然,是晋中在这方面做得更好。常说,我省与沿海地区、发达省份的差距,不只是经济上,而是全方位。反顾自身,今日晋中“提质增效”领先一步,绝非偶然,而是勇于改革、敢于人先的必然结果,是尝到了改革的甜头、分得了改革的红利。还记得,李小鹏省长在今年全省“两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坦承,政府建设和干部作风与人民群众期盼还有差距,行政审批环节多、效率低,不作为乱作为、懒政怠政、失职渎职依然存在。开展“项目提质增效年”活动,吸引投资是首位,对此更不容忽视。所以,晋中“提质增效”有成,成绩固然重要,但表现出的敢于担当、积极作为,更加可贵。特别是当前,经过严厉反腐,依靠从严治吏,我省政治生态已经发生很大变化,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晋中做出表率,更是可喜可贺,值得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