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15 17:54:33    次浏览
家住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的李红,辛辛苦苦工作几十年,存了半生的积蓄却不翼而飞。家住上海的邹亮,单位的技术骨干,让利益迷了心智,最终落入法网。这两个未曾谋面,又相隔千里的人,因为一张小小的银行卡产生了交集。2007年,李红在昌黎县一国有银行开立户头,办理了一张50万元存款的银行卡,之后便放在家中,没向任何人透露过账号密码的相关信息。今年4月份的一天,李红的好友宋某因资金紧张向她借钱,李红准备使用存有50万元钱的银行卡。李红到银行一查,发现从未用过的这张银行卡只剩下了不到13万元,李红报了警。起初,警方考虑外人不易接触到李红的银行卡,作案的可能性较小,遂将怀疑对象锁定在李红家人身上,但经过调查都被一一排除。随后,警方又深入到发案银行,调查了解犯罪嫌疑人盗取储户资金的方式,结果发现竟是异地多点作案,取款范围涉及苏州、南京等地。有了这个线索,侦查人员马上到当地展开查证,发现嫌疑人都是利用取款机进行取款,而每24小时内取款数额不超过5000元。根据这一情况,警方认为,能够从取款机取钱,说明嫌疑人掌握储户的账号、密码等资料。但李红自办卡之后根本没用过,所以不存在取款或消费时被人盗采信息的可能,警方初步确定犯罪嫌疑人应为能够接触到储户信息资料的银行内部人员。警方开展多次比对、辨认工作,一个叫邹亮的犯罪嫌疑人进入警方视线。邹亮家住上海,是单位的技术骨干,案发前在某国有银行工作,期间经常可以接触到客户姓名、账号、资金余额及支取情况等信息资料。邹亮因为看到身边的许多朋友都已是年薪百万,而自己每月不过挣几个死工资,心理逐渐失衡起了贪心,开始动起了歪脑筋。邹亮为降低被储户发现的风险,特意对存款金额较大、开卡时间较长且长期未有支取记录的客户“休眠卡”进行筛选,通过技术手段伪造复制一张新的银行卡,又利用自己掌握的客户加密信息对银行卡密码进行破译。邹亮每次都是坐火车到上海附近的南京、杭州等地的ATM机上取款。近日,昌黎县检察院依法将利用技术手段伪造他人信用卡实施信用卡诈骗的邹亮批准逮捕。而李红被盗取的30余万元不过是邹亮涉案金额的冰山一角。经审讯初步查明,自2013年4月份至案发,邹亮利用在银行工作的职务便利,秘密窃取储户的账号、密码及身份证号等资料,自购写磁器、磁卡等器材,伪造银行信用卡10余张,受害客户分散在河北、内蒙古、北京等多个地区,涉案金额高达300余万元!